关灯
护眼
    “此琴名为隐香。”杨青辞看着琴底的铭文,道,“暗香浮动,确实贴合琴音。”

    “说来这琴还和徽山书院有些渊源,早年徽山书院慕平子游于虎井,闻茶香有感所做。”

    “原来是慕平子先生啊,先生做琴的手艺是当世一绝。——虎井。”杨青辞一下子想到了周雨。周雨当初声名鹊起的地方不正是叫虎井?

    楚先生仿佛根本没有暗喻什么,温和得解释道:“虎井茶素来闻名,我虽然未曾去过虎井,但是听闻虎井茶叶种在梯田上,风景极好。”

    杨青辞也轻飘飘得回了一句话:“这样么,看来若有机会,青辞也应当去虎井看看。”说着杨青辞手腕发力,琴音从琴弦上流出。

    不知道是听了楚先生关于这把琴的介绍,还是隐香独特的音色,倒真像是让人满饮了一杯清茶。

    “好曲,好琴。”楚先生温和点头哦,“这琴是送对人了。”

    一曲罢,杨青辞看楚先生的目光有些奇怪。长歌门心法将内力和音律融为一体,杨青辞琴声传递到的地方都是她的领域,她本是想弹一曲帮楚先生调养身体,然而却发现楚先生似乎处于一个奇怪的状态。或者在她原先的世界应该是一个buff,一个杨青辞从未见过的buff。杨青辞不确定这个buff对楚先生是好是坏,但是显然这个buff遮掩住了楚先生关于病痛的debuff。

    杨青辞眉毛一动,仿佛猜到了什么。然而楚先生对上杨青辞的眼神却依旧温和,似乎完全没有看出那眼神中的猜测。“杨姑娘怎么了?”

    杨青辞想了想,自己和楚先生也不过是一面之缘,有些事不好宣之于口,于是杨青辞委婉道:“那日得楚先生相救之后,青辞便南下前往江南,途中听闻很多人都在说楚先生,大概都是想说后周幸甚有楚先生,青辞之前倒是冒犯楚先生了。”

    楚先生被杨青辞说得连连摇头:“某当不起大家如此称赞。”

    杨青辞看向楚先生,语重心长道:“所以楚先生为了后周天下,也当注意身体。”

    楚先生缓缓收起了脸上的随意,轻声道:“多谢杨姑娘,某记下了。”

    传闻中楚先生谋算千里,风姿绰约,如今却是认错态度难得的良好,杨青辞脸上的严肃忍不住散去,调笑道:“还要多吃些,太瘦了。”

    楚先生无奈得一笑:“某回去便让人午饭多备一些,好多吃一点。”

    杨青辞眨眨眼:“何须回去吩咐?不如就在我这吃了?”

    楚先生拱拱手:“某恭敬不如从命。”

    杨青辞怕楚先生吹太久的风,弹了一曲就带着人去堂屋,因为楚先生要留下来吃午饭,杨青辞又叫来杨明一道道吩咐如何做药膳。

    楚先生听着杨青辞边想边叮嘱着如何烹制,忍不住道:“不过是一顿午饭,无需这般麻烦。”

    杨青辞没有回头,继续道:“这怎么行?对了,这些食谱抄录一份也让楚先生带回去。”

    “是。”

    楚先生哭笑不得:“我本来是来感谢杨姑娘,如今却是要带这么多东西回去。”

    杨青辞语重心长道:“楚先生身体最重要。”

    楚先生无奈,想了想问道:“听闻杨姑娘此次来长安是因为周骛远?”

    杨青辞并不意外楚先生会知道这件事,也不遮掩,直接把前前后后都说清楚。

    楚先生捧着参茶缓缓道:“周鹜远确实有一番才华,经史子集皆有涉略,所读之书之广让人咂舌,便是长安最全的书库怕也没有他读的书多。若是在盛世会是一代名臣,若是他更懂圆滑,也能成为一代大家。不过宦海这么多年,他不仅没有迷失自我,反而是更坚定了自己的心念,也是难得。”

    “只是这番迂腐用在了自己身上,让人为难。”

    楚先生忽然道:“其实当今圣上虽然行事随意,但是做太子时也是一个好学生,为君该学的都学过,爱美食,也喜音律。”

    闻言杨青辞看向楚先生,不知道他特意提美食和音律是什么意思。

    楚先生继续道:“以杨姑娘的琴艺,再加上一把古琴,想来圣上会很是欢心。”

    杨青辞垂眸,隐香琴,虎井县,周雨。她原以为楚先生送琴是为了谢她的一曲救助,没想到却是为了解她燃眉之急。

    杨青辞再看向楚先生,这样一个被无数病痛的人,身上担负着不知道多重的担子,却是连这点细微之处都考虑到。杨青辞忽然有些胸闷,人的精神是有限的,又如何能做到面面俱到?再抬头,杨青辞已经收起了刚刚复杂的情绪,真诚道:“多谢楚先生指点。”

    楚先生摆手:“杨姑娘初到京都,对此地还不甚了解,若是有需要之处,尽可来风雨楼找某。”

    杨青辞轻笑:“那以后要多打扰楚先生了!”

    一顿午膳宾主尽欢,然而快吃完时,风雨楼三楼主急匆匆得找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