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萧玉衡那个蠢货,一直以为那锦州知府是我爹的爪牙,只因为锦州是我爹曾经治理过三年的地方。

    而我爹调任后换了他去,他不仅没有拿出我爹的罪证,还延续我爹在锦州立下的所有规矩,当他遇到搞不定的事情,就写信想我爹求助。

    这么多年来,不知道遇到多少事,都是我爹帮他摆平,若没有我爹撑腰,他坟头草都长了好几茬了。

    他是身不由己,但是萧玉衡不信,他就是不信我爹有那么大的本事,就是不信别人都管不了的地方只有我爹能管,就是不信我爹都走了十几年了,还能有那么高的威望说一不二。

    于是他要彻查这位知府,然后我小叔叔就顺水推舟,给了他想要的所谓勾结的证据。

    越查越多,越查越多,真真假假文武都带着点勾勾连连的不干净。

    他这一下得罪了好多人,衷心于他的感到心寒齿冷,本来就瞧不上他的更加瞧不上了,他引火上身又不好罢手。

    刚好趁他不在,我爹带人快刀斩乱麻推出几个典型了结此案替他解围。

    萧玉衡求之不得,乖乖盖了玉玺,他习惯了靠着我爹了,他对我爹的依赖程度远远超出他自己的想象。

    他一遇到麻烦,就希望我爹出面解决,做得好被人夸,是他圣明,做的不好被人骂,都怪丞相那个奸佞蛊惑圣心。

    说起来,我爹拟的那份名单,还有我的功劳,既然知道了书中全部的剧情,当然得利用起来。

    因为怕萧玉衡要顾面子逞威风,对我爹拟写的名单找茬挑刺,我还专门塞了一个有商量余地的人进去等着他救。

    结果,只因为朝中责骂石昭仪残害皇嗣声音太大,他便只顾着护安瑶与人吵架,草草的同意结案。

    还在我得写好的对涉案人员的处置方式上直接挥笔写下一个大大的‘准’字,然后,盖了玉玺。

    我这儿正听着热闹,萧玉衡来了,就像小叔叔说的那样,他来跟我道歉了,他来求我。

    他又来求我帮他和安瑶解围,多少次了?我都不会数了。

    呵呵,他确实是崛起了,但不多!

    在后宫嚣张跋扈像只霸王龙的萧玉衡,处处受制天天跟官员唇枪舌剑的吵架,若是吵赢了还好,吵输了,他就在后宫报复。

    谁敢在朝堂跟他顶嘴,说皇上昏庸骂安瑶妖妃,他就回到后宫欺负人家女儿。

    我也真是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

    一边想叫人家听话,叫人家拥护他,一边不拿人家亲生的闺女当人对待,他整天在想什么好事?

    如今,经过各位妃嫔的不懈努力,加上我小叔叔的推波助澜,萧玉衡和安瑶那自私自利、血肉模糊、建立在践踏祖宗制度和残害他人生命的基础上的狗屁爱情,搞得人尽皆知!

    独宠便是罪过。

    为了宠妃对别人随便喊打喊杀,便是昏君所为!

    任由皇上给自己一人独宠,而不劝谏,任由皇上为了哄她对别人肆意殴打辱骂而不阻拦,便是祸国殃民的妖妃!

    全天下都知道了,那个去冷宫住了不足半月便叫整个后宫去请她出来,还更比从前受宠百倍,叫皇上为她冷落了整个后宫再不看别人一眼的石昭仪!

    安瑶曾经总是说,总有一天我会被万民唾骂。

    谁能想到呢,到头来被万民唾骂的是她。

    连我也没想到。

    朝堂上,大臣们对安瑶的声讨一天更比一天强。

    小叔叔离开皇宫的第二天,石昭仪居住的紫云宫主殿,忽然半夜落下一条八尺长的毒蛇。

    紫云宫那可是皇上亲自为石昭仪选的地方,不放心神卫营,把自己的龙卫营分了足足二十个贴身保护她。

    寒冬时节为何有蛇?

    一切查不出缘由的灾难,都按皇后陷害处理。

    萧玉衡又在紫云宫骂我。

    最后,龙卫营在紫云宫的房梁上找出来一张蛇皮,证明那蛇早就住在紫云宫房梁上了,本来是在冬眠的。

    但是石昭仪身子不好,受不得寒气,所以,她宫里的火盆是其他妃嫔宫中的两倍多,烧的那叫一个旺盛。

    硬生生的把冬眠的蛇都暖醒了。

    整个后宫又被闹得鸡飞狗跳,霍明煜连夜赶来,带着人将我栖凰殿屋顶所有角落各处仔仔细细检查了一遍。

    确定了没有不该有的东西,才叫我回去接着睡觉。

    继星华宫主殿轰然倒塌之后,大蛇又从房梁上掉下来,朝中对石昭仪的声讨更是达到了顶峰。

    大家都说,这是祖宗之怒,皇上必须雨露均沾,不可再独宠昭仪,圣恩太重她承受不起,必遭天谴!

    萧玉衡恨,看着这些连他上谁的床都要管的大臣,恨不得一个个都砍了。

    别人随便说,随便骂,可萧玉衡就是不听!就是继续夜夜只要石昭仪,别人看都不看一眼!

    尤其是朝中那群曾经追着我爹骂的言官,如今天天骂安瑶妖妃祸国,骂萧玉衡色令智昏,昏庸无道。

    言官,官位低微,但是地位崇高,敢站在这个位置上,就没有一个怕死的。

    骂了我爹那么多年,我爹也没动人家一根头发。

    可谁知道这一回却叫萧玉衡起了杀心,都察院的左都御史大人都看不下去了。

    觉得萧玉衡多少有点欺负人,那么多人都在骂,逮着官位最低的几个言官不放。

    以为人家是软柿子不成?

    自古言者无罪,这是祖宗律法,白纸黑字写着的。

    萧玉衡居然以‘以下犯上、不敬皇室、朝堂叫骂、辱没斯文’为由,威胁要砍人家。

    苍天啊!什么样的人才会推言官去砍头,生怕历史上给你自己写几笔漂亮话是吗?

    哪怕你一辈子政绩卓绝,砍了言官也是要在历史上留下骂名的。

    毕竟一个明君,就必须广开言路,得听人劝谏,得有胸怀气度仁慈之心,不能听了不爱听的就砍人家。

    言官肩负监察之责,看到了不对的地方就得说,没人能堵上他们的嘴,不爱听你别搭理就是了,为什么非要威胁砍了人家?

    然而左都御史大人刚走上前说两句公道话,结果直接被皇上用折子砸了脸。

    ……

    要说,那位许大人也是个烈性子人,他不愿意自己在历史上留下的名声,是因为‘朝堂叫骂、有辱斯文’明明他所说句句在理,明明他是为了社稷江山!

    他受不得这样的污蔑和委屈,在左都御史被砸脸之后,他与萧玉衡又激情对骂一场,把自己想骂的话一次骂了个干净,便一头撞死了。

    就撞死在龙案下的台阶上。

    他本就越说越激动,走到了前面,谁也没料到他会如此决绝,连个招呼都不打,不给别人一丁点拦着他的机会,直接撞了。

    人人都说我爹该死,我爹还没逼的任何一个官员当朝自尽呢。

    要论该死,我爹着实是比不上萧玉衡。

    许大人这一撞,血溅当场,振聋发聩。

    据说,萧玉衡的脸都吓得惨白。

    他并没有真的想砍了这个人,要一个人死的方法有很多,砍头是对皇帝最不利的,皇帝也要名声。

    他真的就是说气话,威胁许大人闭嘴。

    他这一回,好好的领略了一把,什么叫做文人气节。

    消息传出去,天下读书人群起激愤!

    如果皇上听不进去话就逼人家去死,那为官还有什么意义?朝堂还有何人敢张嘴。

    也是赶得巧。

    当时增加科举,好多人没赶上,于是我小叔叔买了一栋楼,一条街,来安置那些有才没钱的读书人,帮助他们留在皇城,准备下一场科举。

    这一下子,他们,再加上那些自费留在皇城的读书人,千人上书,静坐宫门,以死劝谏。

    诉求有三个。

    第一,那便是许大人死也要保住的名声,许大人虽然官位低微,但傲骨铮铮为国而死,史书上必须为他正名!

    “当朝敢谏,生死尽忠。”

    就这八个字,倒也不多。

    第二,请皇上以江山社稷为重,以皇嗣为重,保证雨露均沾,不可专宠一人,破坏祖宗规矩。

    第三,妖妃石昭仪,必须向皇后道歉,否则就该去庙里反省,为死去的皇子念佛祈福。

    这第三条我是万万没想到的。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萧玉衡为石昭仪在宫里打杀奴才被我阻拦之后恼羞成怒,差点当众掐死我。

    以及我在后宫举办家宴,结果因为石昭仪的关系,被皇上一顿臭骂,还逼的把自己关在栖凰殿反省三日的事情,竟闹得天下皆知。

    他们倒也不是维护我,是维护祖宗制度,维护天家规矩,是维护正义是非。

    还有,有人心疼思念自家女儿。

    再加上那个石昭仪做贵妃时,就有超规格穿戴凤冠凤袍,当朝抢皇后风头,还害的状元郎差点被皇上收回功名贬为庶人这种黑历史。

    哪个读书人受得了她?

    “皇后阻拦皇上滥杀无辜,仁心仁德何错之有?”

    “皇后特地举办家宴邀请各宫妃嫔家中女性长辈入宫看望,分明是体恤后宫大度明理令人称赞,行事有理有据,却只因石昭仪不满就平白受辱。”

    “这是何等荒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