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这种要求更是闻所未闻,因为在上位者眼里,这些伎人不过是供人取乐的玩意儿,哪有把她们赏人,还得问她们的意思的?

    不过正元帝也是穷苦人家出身,倒没觉得这事儿多奇怪,而且也就是让人询问一声,不费什么工夫的事儿,招招手也就让钱三思去办了。

    钱三思让宫里新收的徒弟去传了话。

    那小太监到了宫中的歌舞伎坊,说要选人送入英国公府。

    伎人们听到消息就一个比一个激动。

    她们有一些是前朝留下来,没有逃走的,一些是新朝建立后,其他官员上供入宫的。

    想奔前程的大有人在,尤其听说是英国公府,那都是激动得眼睛都亮了。

    不过后头小太监又添了一句,说:“不是大将军爱这些呢,是将军夫人喜欢,日后是听将军夫人驱策。所以你们想清楚再说话。”

    一番话宛如一桶冷水,兜头把大家的热情都浇熄了。

    都是在宫里的苦命人,小太监心软,又补充道:“不过将军夫人是极为和气的,说好入英国公府的伎人可以恢复自由身,只算是在她家做工,还能出月钱呢。”

    围上来的人还是散开,最后几个只剩不论是容貌,还是技艺,都在伎坊里算是中下水平的女孩儿。

    小太监看过她们,最后眼神落在一个穿娟纱金丝绣花舞裙的年轻女孩身上。

    这女孩名唤楚曼容,进宫时间不长,正是十六七岁,花一般的年纪,而且桃眼杏腮,妩媚纤弱,就是在这美女如云的宫中伎人里,也是属于顶好的姿容。

    而且她擅长的缎带舞,堪称翩若惊鸿,娇如游龙,连同样是粗人,不怎么喜欢看歌舞的正元帝都亲口称赞过。

    有她加入,一下子就拉高了留下来的伎人的水准。

    小太监自觉没算办坏差事,脸上有了笑影儿,“几位姐姐就随我过去吧。”

    一行人刚走到伎坊门口,跑过来一个人,和领头的小太监撞了个满怀。

    对方人倒是没动,小太监倒是被撞得“哎呦”一声,仰躺在地。

    “公公对不住,是我太心急了!”莽撞的女孩儿立刻伸手拉他。

    小太监定睛一瞧,眼前的女孩虽然同样穿着舞裙,却是五大三粗,圆圆滚滚,脸白胖的像个发面馒头的。

    伎坊里其他人听到门口的响动,纷纷出来瞧热闹。

    “袁晓媛,怎么又是你?你还回来做什么?”有人戏谑道,“怎么,终于改好你的舞裙了?好厉害啊,你这一身舞裙能做我们两三身了!”

    看到小太监被其他人扶起,袁晓媛白皙的脸庞涨的通红,绞着手指道:“我听说今天宫中遴选伎人,所以,所以……”

    其他人闻声都嗤笑出声。

    这袁晓媛是前朝的伎人,改朝换代的时候她没从宫中跑走,照理说是有自己想法的。却没想到她一天比一天胖。做伎人的,首先就得赏心悦目,胖到这副模样,谁有心思管她有什么技艺呢?

    后头她舞裙也穿不上了,伎坊的嬷嬷日常就让她做些杂活,把她当打杂的使,要不是她今日穿上了舞衣,其他人都要忘了她原先也是伎人了。

    袁晓媛睁着一双圆溜溜的鹿眼,可怜巴巴地看着小太监。

    小太监摆手道:“算了算了,那你跟我走吧。不过若是回头让人送回来……”

    那可太丢脸了。但怎么也算是一次机会,总好过在宫中做打杂。

    袁晓媛感激得直点头,“谢谢公公,谢谢公公!”小太监领着连同袁晓媛在内的六人,到了御书房外头。

    正元帝和武青意已经说起了伤兵的事儿,聊完听说伎人已经过来了,正元帝问武青意要不要见见?

    武青意摇头道:“不用,直接把人送回府中就好。”

    …………

    顾茵这天主要在做开业前的最后准备。

    因为要加设歌舞乐器表演,所以原先定做的大吧台就不能用了。

    不过也不碍事,反正上头两层还空着,早晚要弄这些的,就先把吧台放到楼上。

    原先摆吧台的地方空了出来,顾茵让人加急做了一个小舞台。

    就是铺设一个比地面高出一寸多高的木台子。

    工序并不复杂,十来个木工师傅齐齐上阵,半下午的工夫就做好了。

    等到舞台做完,外头已经到了傍晚,顾茵没再多留,急着回家看美女呢!

    她的马车刚在家门口停稳,武青意也骑马从外头回来了。

    顾茵不等她扶,自己就猜着脚蹬下了马车。

    武青意也翻身下马。

    顾茵对他挤挤眼睛,促狭道:“今天回来得倒是早呀?”

    武青意把马鞭抛给下人,冲她一挑眉,“这不是知道你肯定得早回来?”

    顾茵边说边加快脚步进了府。

    主院王氏已经让人提前摆了夕食,看到他们进来,她就忍不住笑道:“我就知道咱家大丫今儿个肯定得早回来,吃食都备上了。快吃快吃,吃完咱们看歌舞。”

    顾茵边洗手边问今天来的那些伎人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