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请人通传后,县太爷接见了她们,询问她们是不是遇到了什么事。毕竟一般人来衙门都是来告状的。

    顾茵说不是,直接说了自家想赞助花灯会的来意。

    花灯会是寒山镇的习俗,说起来算是衙门组织的,但衙门举办这个也不收取商户的银钱,只是收基本的场地租子,收上去的租子当然是用来维护镇上的基本运作。

    县太爷问她需要衙门做什么,顾茵就道:“其实也不用做什么,就是在花灯会的各处放我们自己制作的横幅,给我们家月饼宣传一下。赞助费方面,还听大老爷的意思。”

    “只是这样的话……”县太爷想了想,“那本官觉得这只是举手之劳,并不麻烦。你说的什么赞助费,就不用了。正好上次你为案情出谋划策,本官还未嘉奖你。”

    县太爷是赏罚分明的性子,前头知道王氏收养了顾野,也嘉奖了她。那次审案,顾茵两次献计,大大提高了办案效率。虽然大头功劳让知府占去了,但县太爷也受到了嘉奖,考核上头提了半等。后头顾茵来送点心那次,他就提出过这个。

    当时顾茵回绝了,她献计也是因为那是关乎到自己家的案子,并不想奔着立功去的。而且衙门是真的穷,总不能让她和自家婆婆似的,让捕快们来给自己打工盘炕什么的。

    如今县太爷再次提起,显然是还没忘记欠她一次嘉奖这件事。

    顾茵也没再推辞,只道:“那我另外送一百块月饼可好?月饼的处置权在大老爷手上,不论是犒赏公家人,还是送去善堂、镇上的孤寡老人,全听您的安排。”

    这倒是说到了县太爷的心坎上,中秋这样的佳节,县太爷本来就是要发一些节礼下去的。但是穷是真的穷,每年都是等花灯会的租子收上来,再急急忙忙地去置办东西,分发下去,时间匆忙,每年都有发漏的。

    于是就这么顺利的,顾茵以一百块月饼换来了花灯会的独家赞助权,而县太爷也并没有什么都没做,他让李捕头食为天帮着张贴横幅,务必要让每个来参加花灯会的百姓都能看到这横幅,还在落款加敲了自己的官印,表示这是衙门特许的,旁人不能随意损毁。

    夜色降临前,提前来参加花灯会的百姓们都看到了食为天的巨大横幅。

    等到夜幕低垂,那横幅外围就点上了一圈花灯,不仅能把那几个字照的更清晰明了,还越发显得有过节氛围。

    而花灯会的主题自然就是看花灯、猜灯谜,顾茵也让人送了月饼过去,味道和店铺里卖的自然是一样的,只是个头都小许多,一块的成本在两文钱左右。每个摊位送上几块,让花灯摊的老板当成奖品彩头发给猜对灯谜的人。

    因为是无偿给的,有了月饼,花灯摊上的老板还省了一部分准备奖品的银钱,自然也没有不愿意的。出现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