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华玉玲皇后笑眯眯地拉起李云龙,喜笑颜开地说:贤婿,过了明天。咱们就是自家人啦!以后除了早晚请安,平常时间就无须如此重礼。男儿“膝下有黄金”呀!

    闻听此言,李云龙急忙扶着她先落座了。然后,才走到王金花、乐平的中间坐下啦!

    立时,众人就笑嘻嘻地说:皇上和驸马爷来了,咱们总算可以开席了。喝喜酒、吃喜糖啰!

    皇上闻声,立即走到华玉玲皇后身边坐下。随即就冲着大家伙挥着手高呼:好,朕就如你们所愿。开席啦!

    接下来,杯盏交替声、欢声笑语声。就汇成一片奢华、融洽、喜庆的景象啊!

    男人们彼此之间,杯盏与杯盏荡漾着响亮。响亮过后,他们的面颊就都抹上一层红色的兴奋。话呢,也就特别多了起来;有一些男人,还边喝边猜着拳、划着酒令哦!

    女人和孩子们就是饮料衬菜、菜佐饭地吃喝着,看着男人们酒佐菜地喝得满面通红通红,孩子们纷纷奉劝各自的父亲嚷起来:爹爹,别再喝酒。别再喝了嘛!

    男人们一听,就嬉笑着说:喜酒喝了,咱腰就不疼了。怎么可以不喝呢?咱不仅仅要喝,还要喝个一醉方休。不醉不散啊!

    在座的女人们,全都是身份显赫的福晋、伯爵夫人、侯爵夫人、公爵夫人。她们全都明白:男人的自尊心极强,如果在这种公众场合执意驳了他的意愿。他会觉得受到了“寒碜”哦!

    因此,这些女人只是将自己的孩子拉在身边。笑着说:伢伢,今天是个值得庆祝的日子。让你爹爹尽情地喝酒吧!

    听到这里,孩子们全都善解人意地答应:娘亲,好唻。

    嘴里答应着,一个个就全都依偎在娘亲的怀中大口吞咽着饭菜。再也不多说一句话啦!

    约莫一炷香的光景,喜宴终于“杯盘狼藉”地结束了。

    李云龙就站起身离开座位,转向雍熙皇帝弯腰屈膝就跪。叩首三次朗声高呼:父皇,儿臣谢主隆恩。

    看到这里,雍熙皇帝急忙离座来到他身边伸手拉起他。一边走向御膳房的门口,一边撸着胡须笑哈哈地说:贤婿,今天下午就呆在驸马府静心休息。明天凌晨四时,来皇宫接两位公主回老家完婚吧!

    听到这里,李云龙急忙双手抱拳地说:父皇,儿臣遵旨。

    一行人说话之间,已经走到御膳房门外。

    太监小德子已经等候在门外,他的手里牵着一匹:披挂着绘有涂金荔枝花图案的鞍辔,和金丝猴皮毛制成的坐褥的骏马。

    李云龙走上前,登上马背手执丝线编织成的鞭子,头上打着三檐伞。五十人组成的皇家乐队,立即走在前边奏乐开路。于是,这一行人就离开皇宫,走向驸马府——也就是回到日后在京城的家。

    与此同时,雍熙皇帝转向身边的太监总管肃然说道:李公公,两位公主的陪嫁物品,全都按照本朝《会要》的规定。由“太常寺”行文有关部门,进行采买置办好。今天傍晚前,连同朕赏赐给驸马的物品一起送到驸马府。不得延误哦!

    太监总管老公公答应一声,立即转身奔向“太常寺”。

    文武大臣们携各自的家眷、孩子,也纷纷向雍熙皇帝、华玉玲皇后告辞。离开了皇宫深院回各自的府邸啦!

    望着他们的背影,雍熙皇帝转向自己的子嗣们说:众位皇儿们,你们也回去好好休息半天。明天凌晨随父皇前往苏北怀安县响马镇李府吧!

    闻听此言,所有皇族子嗣们就像约好似的。一齐转向雍熙皇帝弯腰深施一礼说:父皇,儿臣遵旨。

    接着,他们就转向华玉玲皇后弯腰深施一礼说:皇后娘娘,万万福。

    然后,他们就转身离开,三五一群、嘻嘻哈哈地奔向自己的宫邸。

    这时,太监总管李公公急匆匆地奔过来。大老远地就嚷嚷:皇上,“太常寺”已经将您给驸马爷的赏赐,两位公主的陪嫁物品全都送到驸马府啦!

    听到这里,雍熙皇帝笑眯眯地说:李公公,办事就是果断、利索。有劳你了,今天就回去好生休息吧!

    太监总管李公公一听,就兴奋至极地转身奔向后院:自己栖身的屋子。望着逐渐西斜的太阳,雍熙皇帝转向身边的女人笑嘻嘻地说:皇后,时候不早了。咱们也该去长乐宫休息啰!

    说着话儿,他就搂着华玉玲皇后奔进长乐宫。随着宫门“吱呀”一声掩上了,里面就响起一片放荡的嬉笑声啦!

    次日凌晨四时,李云龙着便服,佩玉带,骑马到和宁门。在那里换上驸马的喜袍、制帽到东华门侧殿,用大雁、币帛等作为聘礼。亲自到两位公主的住处“淑芳楼”迎娶新娘。

    这时,两位公主是头戴九翚四凤冠,身穿绣长尾山鸡、浅红色袖子的嫁衣,坐上没有屏障的轿子,在李云龙的引导下,离开皇宫向着苏北怀安县响马镇李府出发。

    两乘新娘轿子的前方是:天文官,按照公主身份所应配备的仆人,蜡烛灯笼二十副,相应使臣,头插钗子的童子八人,方形扇子四把,圆形扇子四把,引障花十盆,提灯二十个,行障,坐障。

    雍熙皇帝、华玉玲皇后乘坐九龙轿子,其他皇族子嗣全都骑马。他们和两位公主的左右,是两重围子御林军和锦衣卫。他们手里全都举着长枪和盾牌,时刻准备着保卫自己主子们的安全呀!

    紧随其后,就是李云龙的两位“伯乐”于丞相、梁尚书。骑在最后面的就是:八位“御前带刀侍卫”。他们全都竖起耳朵凝眉细听,密切注视着周围的动静哦!

    毕竟,从京城到苏北怀安县响马镇李府千里之遥。皇上乃是九五之尊,肩负着他的安危。他们哪里还敢疏忽大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