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接下来几天,李昂陆续收到回函挨个参观了这些高科技企业,真是大开眼界。

  比方说垂直农场,作物不再需要泥土,垂直堆叠在各种植物槽中,在室内享受着最能促进生长的灯光照射,加上特殊营养液,不仅比传统种植省下50%的肥料,节约95%的用水,还有生物追踪功能的传感器24小时严格监测,按照科学周密的计划种植,能将收成提高6-7倍。

  再如钛米的消毒机器人,不仅能减轻护士在院感方面的工作,还会在接下来的疫情中阻断疫情传播,满足一线的防护要求。

  以及在国家“千帆计划”中崭露头角的一些“黑科技”产品,像小蚁的行车记录仪,约肯的智能水下机器人,小派的8K VR头显,第一个获得美国FDA许可的傅利叶智能康复机器人,曾在全球视觉辅具展会上大放异彩的肇观“天使眼”智能眼镜等等。

  还有一些公司及高校设立在张江的研究所,张江药谷的一些实验室,都是借助李昱的关系和复旦的校友渠道才得以前去拜访,各种连听都没听过的高新技术让人不明觉厉,看得眼花缭乱。

  随着天气转冷,李昂和李昱的布局也慢慢完成。

  也不知道导师那边做了些什么,大概半个月后,也就是临近十一月底,上头貌似有了些反应。

  先是卫健委联合几位专家官宣警告今冬有爆发大规模流感的可能,呼吁民众做好个人防护,外出时尽量戴上口罩。

  接着海关出入境管理处也加强了对入境旅客和归国人员的检查,一些医院也悄悄提高了院感等级。

  市场对这些风吹草动是最敏感的,先是一些消毒检测相关医疗企业发布公告宣称收到大笔订单,然后整个医疗板块都跟着躁动起来,还有一些或真或假的消息不时传出,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是有大资金入场准备抢筹。

  当然李昂和李昱的动作也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据李昱说,他被有关部门悄悄约谈过,万幸没有把李昂供出来,不过就算说了,从未来穿越回来这种话估计也没人信。

  到了十二月初,一直在关注上头动向的李昂通过特殊渠得知一些消息,PLA457医院发现了不明肺炎,中部战区开始加强戒备,同济协和都有专家过去交流访问。

  “唉,该来的还是来了。”李昂在和李昱视频聊天时感叹道。

  “我们该做的也都做了,没什么可叹息的。”

  不同于李昂的悲天悯人,李昱因为没有经历过,所以疫情对他来说更多的是一次发财的机会。

  李昱还不忘安慰道,“你要往好处想,因为你,国家可以更积极去应对,甚至如果控制得当,完全可以把这次疫情规模压下去。

  最好是都不会引起其他国家警觉,这样等到国外局势糜烂的时候,我国已经完成治愈,可以从容地引领全球,获得更大的话语权,我们也就能去外面狠狠收割一把。”

  说话间还作陶醉状,“一想到美股熔断,而我们可以在股灾中咬下一块肉,我就忍不住心潮澎湃。”

  李昂不得不出言提醒,“没有我们,只有你,我最多呆到明年二月底,所以这种好事就只能你去做了,希望你也能成为阿克曼一样的人物。”

  “那还真是扫兴。话说你这段时间考察到什么好项目了吗?”李昱通过这段时间的合作,已经对李昂深信不疑言听计从,在知道李昂对高新科技感兴趣后,还积极主动托关系帮忙联系。

  这就是在复旦七年和三年的差距,如果从全局来看,本地壁垒深厚,地方保护主义盛行,未免有些小家子气,但是作为圈内既得利益者,李昂不得不说一句,真香!

  “好项目都已经成独角兽了,而且这次疫情有我们插手,还不知道发展成什么样呢,各方面多盯着点,别翻车了。”

  翻车是不可能的。

  即使国家在收到警告后充分调研并做足了准备,但两三周的潜伏期还是让病毒在华中扩散开来。

  只不过这次因为有了预案,协和医院没有发生捂盖子的事情,也就不会有吹哨人蒙冤的情况。

  在陆续有病例被收治,病原体被发现之后,相应的核酸检测试剂盒也在加班加点生产当中。

  比李昂的时空更早,中国这次在十二月中旬就向世卫组织通报了不明原因的肺炎病例,隔天就检测出病原体并命名为“COVID-19”,但由于中国应对太及时,全世界都不太在意,只有中国的医药相关领域开始默默发力。

  李昂和李昱忙着享受这场资本的饕餮盛宴。

  另一边的周全则如电影中那样开始了新生活,而且因为李昂拜托的缘故,李想比原剧情更加照顾失忆的周全,两人的感情也在磕磕绊绊中升温。

  保镖一直奉命盯着周全,看着他从一个被人嫌弃的龙套慢慢混成一天几百的大特,在车墩也能被敬称一声“小萌哥”。

  一直到十二月下旬,通告安排周全今晚有场雨中夜戏,保镖按照吩咐通知了李昂。

  在拍这场戏之前,周全刚做完兼职小丑,正好遇到相亲失败的李想,由李想开车送他到片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