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说:“我有一个朋友,是江南那边的做丝织业的大商人,他联合了一些商人向朝庭抗议,希望变革一些祖宗的法制法规。”袁子鹏说:“他不要命了,这样做只有死路一条。”那商人流泪道:“流血自我始也自我终。可是这朝庭会这般么,他白白牺牲了一条牲命,那庞大的家业,可肥了不少人。”一个穿青衣的商人说:“可惜无人识得这份心,这本是强国富民的好法子。读书人,去他妈的读书人,他们懂得什么,孔孟之道,只会害了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一个胖胖的商人站起来说:“好了,别说了,大家吃酒。”明末,苏州岀现了大的丝织业,书上记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计日受值是拿日薪的意思。

    袁崇焕听到这样的言语,心里是何等的震惊。听那人辱孔孟学说,便要上前与那些人理论,却被人扯住,回头一看,却是自己的母亲。叶氏摇摇头,要他进去说话。进了母亲的房间,叶氏说:“他们喝多了,也不知自己说了什么。你只要记住,你父亲是一个好人就行了。已经很晚了,去睡吧”不久,袁崇焕又过了府考与院考,成了秀才。也是这年秋天,他祖父的朋友梁太白在广西桂林甲戌科乡试时岀事,后沉塘自尽。他这一生,到死也没成为举人。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原创

    三萨尔浒大败

    更新时间20115323:20:52字数:10761

    萨尔浒战役是明清第一次大规模战役,双方司令官分别是杜松与努尔哈赤。努尔哈赤是女真不世出的英雄,杜松的失败是肯定的。但后来的说法让我生疑,一是说西路军有两万,或说六万,这是三倍的差距,为什么会有这样争议,两万与六万是多大的差别,袁崇焕看文献时,也就这点问过孙宗周,但孙宗周只长叹了一声。二是谁都知道: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女真有八万精兵,而杜松只有两万或六万按杜松后来打着赤膊的做法,我偏向有六万兵力。明史纪事本末纪载:“松,榆林人,守陕西与胡骑大小百余战,无不克捷,敌人畏之,称为杜太师而不名。”这样一个百战战将,记住他与许褚不同,许褚只是将,而他是独镇一方的总兵,他是猛张飞一类粗中有细的武将。杜松的弱点是“漪气不能容物”,也就是说,他气量狭小。这就问题出来了,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马大哈不可能气量狭小,可史书说杜松赤膊逞个人英雄主义,一个准马大哈。谁能料到他抚顺大伙房水库中伏,不得不拼死反抗。他是个悲剧人物,他成了扬镐的替罪羊。这一天是万历四十七年三月一日,正是袁崇焕在北京参加廷试而中进士的日子。

    袁崇焕14岁进县学读书,这一读就是九年。这九年史书没有任何记载,比如这九年袁崇焕的业师是谁,又交了什么朋友,又去了那儿游玩,他结婚没有,他的夫人是商人的女儿,还是名士之后等等。明史说袁崇焕没有子孙,近人叶恭绰则说:“袁后裔不知以何缘入黑龙江汉军旗籍。”明史完成于乾隆四年七月,其袁崇焕传中有言皇太极如何用反间计的事。朝鲜仁祖实录八年二月载:朝鲜的使者朴兰英到沈阳,满清的王公当着他面互相耳语,说袁督师与我们同心,只是事情败露而遭入狱。后四十八年,乾隆皇帝读明史,读到“遂磔崇焕于市”,很是同情,下旨查察袁崇焕有无子孙,结果只查到只有旁系的远房子孙,乾隆便封了他们一些小官。但他读书认真,每次岁考都是第一等。那时生员有严格的纪律,如果作奸犯科,赌博等,就削去秀才名,追回廪米。所以这九年袁崇焕很少出去游玩,也很少吃酒了。乡试每三年一次,万历三十四年这是袁崇焕第三次参加“秋闱”,他有点害怕,怕自己承受不了落榜的大压。七月二十五,与几个生员去了南国庙拜了土地公,又准备去熊飞塔,可第一场秋雨落下来了,这场秋雨很大,几个生员都赋了诗,唯袁崇焕呆呆的看着绵绵不断的大雨。

    回到家,全身都湿透了。叶氏熬了浓姜汤给他喝了,又洗了个滚烫的热水澡。袁崇焕晚上没有看书,早早的睡了。叶氏坐在床旁,看着这个因为乡试而愁苦的孩子,心里也蒙上一层哀痛。可她也没有办法去帮助他,那是他自己选择的道路,这些苦,这些痛,只有他自己经受过了,他才能去应付以后更苦更痛的人生。人生下那一声哭,便是痛苦的开始,人这一生,是没有快乐可言的,随着时光流逝,这痛这苦只会更沉更深。袁崇焕第二天起了个大早,拜别母亲去省城去参加那九天的考试。我们现在找不到考题,但袁崇焕考得很好,好象是三十名左右。袁崇焕是在客店得到喜报的,他当时很高兴,23岁中举,在藤县可是第二个,袁崇焕当天晚上作了一首秋闱赏月:

    战罢文场笔阵收,客途不觉遇中秋。

    月明银汉三千里,歌碎金风十二楼。

    竹叶喜添豪士志,桂花香插少年头。

    嫦娥必定知人意,不钥蟾宫任我游。

    这首诗有赡宫折桂之意,但这种豪情没维持多久,接下来是四次“春闱”不中,他有点灰心,不想考了,他开始四处游玩。。袁崇焕募修罗浮诸名胜疏:“余生平有山水之癖,即一丘一壑,俱低徊不忍去。故十四公车,强半在外,足迹几遍宇内。”这里有文人不伤大雅的牛皮。他到浙江嵊县游览时,与好友秦六郎中宵夜谈,有话别秦六郎诗:

    海鳄波鲸夜不啾,故人谈剑剡溪头。

    言深夜半犹疑昼,酒冷凉生始觉秋。

    水国芙蓉低睡月,江湄杨柳软维舟。

    自怜作赋非王粲,戛玉鸣金有少游。

    他还作了一首下第诗,准备去钓鱼了。可东莞到北京八千里的风与月,他那里舍得放下。万历四十七年正月,他再一次告别老父老母,踏上了上京之路。这一次这八千里没有了雪与霜,他在二月初五便到了北京,在客店好好休息了几日。二月初九,在今北京火车站的北面贡院会试,他带了母亲为他做的肉干与鱼干进了贡院,简单检查后,他与全国各地的举人将进行三场会考,这一次考题非常合袁宗焕的心,十五做完,三月一日又进行了庭试,由皇帝出题,袁崇焕也非常顺利过关。榜出来,他中了万历己末科第三甲四十名进士。但跟着听到四路丧师,至1619年,大明丢了抚顺、清河、开原、铁岭、沈阳,辽阳,辽河以东尽落虏手。这一夜,成了袁崇焕的大夜,也成了汉人的大夜。下面有更好更详细的对这场战役的描写:

    黄仁宇:1619年的辽东战役明清关键战役之萨尔浒大战

    黄仁宇,辽东,萨尔,战役,大战

    黄仁宇:1619年的辽东战役

    节选自大历史不会萎缩

    美黄仁宇

    明朝不能发挥本身力量,不能引用军事科技非只表现于一时一事,而有官僚组织及社会状态为背景,积习已成,1619年无非一朝弱点无情的暴露。

    1618年至1619年明万历四十六年至四十七年的辽东战役是明代生死存亡关头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几度损兵折将之后,明帝国在东北地区的藩篱尽失,自此再也无法获取主动,以后增兵增饷、计亩加派再也无法遏止。内部则农民暴动,朝中党争愈烈。至朝代覆亡为止,当中只有每况愈下,从兹更无复兴的趋向。

    努尔哈赤逝世,庙号清太祖明人则斥之为“奴酋”有远谋深见。他远在1587年万历十五年即在辽河流域扩大地盘,侵蚀其他部落,引起巡抚顾养谦提议征剿以免养虎遗患,但监察御史王缄主抚,两方争执之后,其他监察御史亦参劾顾养谦,称其“贪功徼赏”。以后明实录即未提及下文,想已不了了之。注意此事发生于辽东战役前32年。努尔哈赤之有机缘创建千秋大业,首先即得助于明廷文武官僚不能和谐,他也仍在此事之后,于1590年及1593年亲来北京纳贡。建州最后一次贡使于1615年始离北京。从以后发表的谈话看来,他已尽知中国虚实。当时明廷饬令所有机密军事文件不得辗转传抄,看来此也是徒有具文,通令只表示机密经常外泄,包括上述主剿、主抚的争执。

    1618年他发难时首先计取抚顺城。当年五月八日传闻有建州夷人建州为永乐帝赋予之名号,满人用“满洲”名号始自1635年3000名即来抚顺城外互市。当居民纷往城郊之际,努即乘机挥军入城,并杀死明军千户。总兵张承胤提兵往剿,建州军即退出抚顺,但张追击时努又回师反扑,使总兵及随从兵马一时俱没。至此努尔哈赤方始发布其“七大恨”,其实恼恨虽称七宗,要旨不外三点:一为先年明军杀害其父及祖,年幼时其父及祖为明军内应,但在明军讨平各部落时被误杀;次之此时明方已割分建州疆界,但汉人不守承诺,仍往其领域耕种渔猎;三则中国人惯用以夷制夷之计,并干预各部酋长之婚姻。当时努已统一女真各部落,只有叶赫及海西两部尚受明方庇荫,染指于此两部势必与明帝国全面冲突。看来努尔哈赤已下此决心,“七大恨”无异于宣战文书,但明廷如欲避免战争,努传话可用和平方式解决,其条件包括割地赔款,赔款部分包括金银绢布如传统“岁币”模样。此等要求预计明廷无法接受,所以自1618年夏季始,明帝国与未来之清朝开始长期斗争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