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12章    承过往继

    说起来,黄二娃当年虽然只是个把总,但前程还是远大的,因为他跟对了人、他及他们这帮子人有一个好上司。然而这一切在朝廷的腐败当中,什么用都没有!钱粮等的物资朝廷不发不说,即使发放、那也是不知期间被盘剥克扣了多少层之后的那一星星点点。

    朝廷说让他们自筹,可如此一来其他的不说,那些各级官员更是无法无天!因为一点点的利益,他们当时的上司被人扣上罪名的直接杀了,而他们这些人则是要么充当了什么官绅的看家护院、要么就是饿死都没人理。

    也是实在没办法了、也是寒心了,黄二娃最终带着仍旧跟着他没走的那些手下叛逃了!他们先是抢了一个土匪的山寨、当了一段时间的土匪,其后总觉得这样下去不是个事的他们,这才转而投向了那打过来的闯王。

    当时投靠了闯王之时,怎么都感觉这才是正道!然而,也就在他们拼命、打算为自己搏一个好前程当中,就在他们眼看着就要抢来皇座之时,他们又一次失望及寒心了——跟着闯王的都是一些什么样的人?

    还没让闯王坐到那个位子上呢,闯王手下那些功勋赫赫的大将,他们倒是先忘乎所以的开始为自身的前程及利欲而谋划!这个时候拉帮结派、剪除异己,甚至是由原本就有的暗斗,发展到了明目张胆的互杀。

    而黄二娃他们这帮子人,这时候又面临选择:要么是选择投靠人家哪一方,要么就是选择从此不在这里。最终的黄二娃,还是选择离开!不过这次倒不是私下逃离,而是用他的战功换来个武安县值守的位子。

    料想将来的天下都是闯王的,黄二娃这等于是要来了武安县的掌控权!他这是转了一圈的想回家了,也是他想守护自己的家乡,同样是担心以后会有人祸乱武安县。而回来了,这才知道……

    或许也是因为二老已然不再,再加上当前的闯王还并未真正的下召、把武安县分封给他,又或许是处于其他的什么因素!虽然回来了、然而黄二娃并未打算入驻,而是打算就守在武安县的旁边,原本还想衣锦还乡的他打算就在山野之间屯田。

    兴许是人家黄二娃不想和他争那个家的意思,让师鉴的状态好转了一些、亦或其实是其他的一些什么——总之!当师鉴意识到那个家还需要继续守下去后,当他意识到带兵的人家是驻在县城周边之后,真似身上瞬间轻松了很多的他,在告诉人家爷爷奶奶的坟在什么位置之后、他转身走了。

    从始至终,除了临别之时的这一句之外,与人相会当中的师鉴根本就没说任何的话!他是与人家也没有可说的,另一方面他的心里隐隐的还是在责怪人家、为什么不给爷爷奶奶通个信什么的。

    出去了一次的师鉴,起码在何柔的眼里那是恢复了一些,因为回来之后的师鉴竟然会带着她去逛街了!这也让一直暗地里忧心的何柔,就此打消了是不是去搬师傅或师叔下山的念头。

    而师鉴之所以带她逛街,更多的也只是他在打听城外的动静而已!当随后的几天忽然听说原属于他巡逻的区域出现了一股势力,而今正漫山遍野的清扫所有土匪窝子时,脸上出现了一个自嘲笑容的师鉴,倒是随着他的笑而真的是好转了一些。

    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虽然师鉴还是沉默,虽然他的练武更像是在支差、读书更是在发呆,但这也只是他没有那种朝气、他身上原有的阴郁倒也看不出什么来了——可师鉴这个时候其实就是在‘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只因为,外边自己一直没有干好的事情,而今都被人家黄二娃给完美的解决了;这个不知还是不是自己家的家,也不知什么时候人家主人就会搬回来!心里很是复杂的他,他的心其实也是感觉轻飘飘的没着没落。

    他这也是在混日子,兴许会一直混到身边的何柔找到了可嫁的人家,到那时他兴许会一个人溜回那自己出来的鹰崖寨!继而,或许也会像他师傅那样,当个真正出家的道士、了此一生。可事情,真的是这样的吗?

    在此时此刻的师鉴想来,自己的以后就是那样的!然而其他的不说,单说既然最后始终是要回鹰崖寨的,那他为什么不现在干脆带着何柔一块儿回去?这个家,而今真的还需要他守着吗?想给何柔找个好人家,又何必非要守在这里?

    且不管师鉴当此这时的主观意识是如何,起码他的潜意识本能表现,很是清晰的说明他不能离开这个家、以及离开这里!当然,这‘不能’,也只是基于他的实际意愿——有很多很多的东西其实是他根本就放不下的。

    师鉴感觉自己飘飘乎的、感觉一切都是虚,一切也确实是虚、但却是实实在在的把他绑在了这里:那么,这‘一切’,还是虚的吗?他还是飘忽忽的吗?他总有一种做梦的感觉,可不就是因为梦里没有爷爷奶奶的身影,他这才心里不踏实的吗?

    这些其实全都是他的意识!而非是事实。另外,总有一种做梦感觉的,当前又岂止是他一个?当今天下,这种梦幻感,其实是涉及了所有的人:百姓是因为苦难,而其他人则是因为总有其他。再则,这时也出现了一个显得是那么实在的意识——

    真是做梦一般的,做梦一般的、闯王得了江山,紧接着又如做梦一般的兵败!继而跨过山海关的清廷,改朝换代。而这时候,一个消息飞一般的在坊间传了开来,也让人永远的记住了一个名字:陈圆圆。

    都说若没有陈圆圆,大明就不会亡;都说若不是因为陈圆圆,吴三桂也不会献出山海关!其他的不说,只说大明丢了江山为什么会让一个女人出来背锅?也没见人家获得了江山的大清朝廷,有给陈圆圆封个什么了不得的谥号,而这说明什么?

    浑浑噩噩、迷迷蒙蒙,一切的真实全然融于虚幻当中,一切顺其自然、有所为亦是自然的表现与象征!似自身为自然界中的一石,居也欲应而走;似自己是万物当中的水,唯有顺势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