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祝嘉鱼太年轻了。
但也正因为她这样年轻,所以她所做出来的成就格外引人注目。
试问能有几个人如她这般,短短时日内就让濒临倒灶祝家绣坊起死回生;又有谁像她这样,心思稳重,顾全大局,分明只要她想,摇芳阁关门也就只在她一句话的功夫,但她偏偏放过了宋娘子与摇芳阁。
兴许真的是存了几分扶持后辈的心思,自暄妍堂出去之后,诸位绣坊布行的前辈们纷纷自觉为祝嘉鱼站队。
不过一两日,街头巷尾都知道了祝嘉鱼设计花样心思之巧妙,在她的巧思与精湛的绣技之下,一幅绣品一百两的高价好像也变得理所应当,情有可原起来。
祝嘉鱼趁热打铁,又在几天后于暄妍堂推出十余幅新绣品,定价从一百到一百五十两银子不等。每幅绣品从构思到丹青再到绣制出来的成品,无一不精妙,无一不卓绝。更别提每幅绣品还有城中宿儒写诗题字,风雅至极。
经此一役,祝家绣坊真正成为了绥平城上流圈子里夫人小姐们竞相吹捧的存在。
以前那些贵夫人娇小姐们喜欢穿祝家绣坊的衣裙,仅仅是因为祝嘉鱼调/教出来的绣娘绣工高超,绣出来的纹样栩栩如生,赏心悦目。
但现在她们选择祝家绣坊,却是因为她们觉得唯有穿上祝家绣坊的衣服,才能显出她们身份的高贵。
“小姐您真是太厉害了!奴婢先前见您把价格定这么高,还以为不会有人买账,这几天手心常常紧张得出汗呢!”
祝府里,绿筝看着廖掌柜离开的身影,想到他手中厚厚的账本,惊叹道。
她以前也见过廖掌柜到府中来交账,可是每次他手里的账本都只有薄薄一册,这还是第一次,她在廖掌柜手里看到那么厚的账本。
小姐真是太厉害了!
祝嘉鱼捏了捏她的小圆脸:“这有什么好担心的,你家小姐这么厉害,想做什么事做不成?”
前世浸yín名利场多年,论起揣摩这些夫人小姐的心思,没有人比她更有把握。
人生来便分贵贱。对那些高高在上的人而言,最要紧的,便是彰显他们尊贵的身份。
美貌有才情的婢女,精贵的吃食,华丽的车驾,都是他们那个阶级的象征。
她并没有打破这个规则,而是将暄妍堂的绣品,潜移默化地融入到了这个规则里。
这是很简单的事。只不过从前没有人做,所以她做出来了,才会令人感到惊讶。
“不过,小姐就不怕到时又被人学了去?”
与其说绿筝担心被人模仿,倒不如说她更担心被人取代。
她怕旁的绣坊到时请到与自家小姐绣艺不相上下的绣娘,然后学着她们提高定价,成为专供贵人的工坊店铺。到时候暄妍堂又该怎么办呢?
祝嘉鱼摇了摇头,笑道:“我问你,如今暄妍堂上新绣品的频率如何?”
“一月三幅,很快了。旁的绣坊顶多一月一幅。”绿筝跟在祝嘉鱼身边,虽然不学绣工,但不少打探消息的活计都是她在做,祝嘉鱼问起这些,她都能答得清楚。
“质量如何?”
“俱是上佳。旁的绣坊,顶多中上已经算是不错的水平。”
“这样你还用担心什么?”祝嘉鱼折了枝开在亭边的花,扔进水里,开心地看着水底的锦鲤轰然散开,道,“已经拥有过最好的,得把日子过成什么样,才能委屈自己退而求其次呢?”
“那样的客户,也不是我们暄妍堂应该争取的。”
她对暄妍堂的定位很清晰:只服务贵客。家世也好身份也好,总归要是这绥平城里最尊贵的那一拨。
绿筝看向祝嘉鱼的眼神愈发炽热。
“小姐,您真厉害。”
祝嘉鱼唇角微弯:“不过是些小伎俩罢了。”
她说得轻巧,但也只有她自己明白,就这些小伎俩,还是她曾经一次又一次地上当吃亏之后才学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