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不到十天的功夫,和歌浦、虎伏山这片大工地上,就聚集了超过两万民夫,陆陆续续还有听到消息的村民(又或者山贼)来到这里,投身新城建设大业。

    说是建新城,其实最先开工的还是老三样,码头,货场,商铺。

    这次建城和箕港就大为不同了,按照用途不同,进行了细致的分町布局。

    和歌山主城,自然是选在了纪之川南岸的虎伏山上,如此一来,纪之川也就成了和歌山城的天然护城河。

    距离和歌山城最近的,自然是武士町。

    这是侍奉领主的武士居所,也是保卫和歌山城的核心力量,同时也是地位的象征,普通人是没有资格住在这里的。

    沿着纪之川南岸,从河口码头,到虎伏山下划分了数个商人町、职人町、市人町。

    在建成之后,将不再是完全开放的状态,而是有些类似于唐时坊市,街町之间以墙相隔。

    虽然,这种情况会使得商业发展有所受限,但是对于区域治安管理,以及防御盗匪方面,却是便利许多,更为适应日本此时的乱局。

    同时,按照属下们的建议,核心区域,将会被包入城墙之内。

    “木料不用往山下运,先放到那边的堆场”

    “石料不一样,石料优先送到山下,交给那里的管事”

    “染料?阿波蓝?等等,染料一时半会儿用不上,去那,自己找商家卖去”

    “粮食?全要了,二郎三郎,找人来卸粮食”

    …………

    得到消息的商家们,早就联系好了货物,一条条满载的货船,从周边开过来,无论是否是预定好的商家,但凡工地上能用到的,照单全收。

    也不用码头,平底小船直接就杵到了岸边,跳板一搭,开始卸货。

    卸完货的小船,急匆匆就又跑了,得抓紧时间多跑两趟,这种轻松发财的机会可不多。

    至于工地上用不到的那些,只能另找商家合作。

    虽然商铺都还是个地基,可是并不影响基本的交易,临时搭建的一排长棚,坐满了各个商家的掌柜,价钱谈好之后,是换船装货也行,直接起运送货上门也可以。

    实在不行,也能到临时堆场存放,只要不怕下大雨,放个十天半个月的也没什么。

    而且还不用担心安全问题,米三郎带着足轻队坐镇,敢在这里不守规矩的,没二话就地斩杀。

    “开饭啦”

    每天两顿饭,太阳刚过正中,正是第二顿饭开饭的时候,大家迅速放下手头的活,往餐车赶去。

    “去队尾,不懂规矩的马鹿!”,巡逻组轻提着连鞘太刀,猛地抽在一个人身上,一个餐车前只允许有一队。

    餐车不大,一个人就能拉动的木板车,上面放着四个大木桶,腾腾的冒着热气,香气飘散,刺激着众人的味蕾。

    大锅饭,当然算不上精致,但是在这些农民们看来,这就是极好的了。

    大米、小米、碎麦,混合着腌制的梅干、咸鱼,再掺一些附近渔民送来的海贝,一锅蒸出来,简单省事。

    小五郎双手捧着盛满的木碗,鼻子凑过去,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真香啊!

    “赶紧吃完,还能领一碗海鲜汤,慢了就没有了”,旁边的同村大叔,好心的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