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蓝麟来到电影院,买了张票,在电影厅里坐下。他回想起档案中所记载的口供录取,电影厅工作人员声称被害者离开电影院的时候,只有他一个人,没有其他人跟他同一时间或者先后出来。那么,被害者是为什么离开电影厅?是有人叫他到外面去?还是说只是一个偶然?凶手在停车场杀害他,是了解他的时间规律,早就知晓他会出来,还是在停车场守株待兔?

    当然,显然李大队长也想到这一点,也查询了电话通讯记录。令人沮丧的是被害者出去前后都没人给他打电话,似乎他去停车场只是一项随即行为。犯人有可能是在停车场一直等待,被害人恰巧过去才遇害。

    真的是这样吗?蓝麟不这么认为。能够杀人的‘无人空隙’不是等待能够等来。在电影播放中场,没有人可能去停车场的时候,犹如远程遥控一般将被害人引导向停车场,这才是犯人所使用的诡计。

    正思考着,蓝麟注意到有两三个青年在电影中场离开,后来也没回来。这引起他的好奇,按照一般人的心理,哪怕觉察电影不好看,也会一直看到最后。谁都不愿意将电影票白白打水漂。他走了出去,发现那几个青年不在电影院外。

    蓝麟更加好奇了。他问看管的门卫,结果得到一个有趣的情报。

    “他们去了厕所,后来再也没见。可能从厕所出来之后又跑到其他的电影播放厅去了。”门卫无奈的回答。

    “可以这样做吗?”蓝麟惊奇,这在国外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当然不可以,但是屡禁不止有什么办法?一般成年人比较自觉,不会为了电影票钱干这种丢自尊的事。小孩跟学生倒是经常这么干,所以每场电影结束后我们有时候会查票。可惜有的孩子很聪明,在电影结束前又溜回来,抓不到他们的把柄。”

    蓝麟发现这是一个新奇有趣的缺口。这代表着只要自己有一张电影票,就能前往所有靠近这张票的电影厅。他想了想,又问门卫提出新的问题。

    “这些电影厅里,有没有哪个电影厅有除了正门其他的出口?”

    门卫想了下:“三号电影厅是新建的,里面有一个通往停车场的防火通道。不过安全门只在电影播放中间的时候打开,电影开始跟结束的时候都是关闭着得。”

    蓝麟看了看三号电影厅,位置跟六号电影台正对门。他走进去,很快找到门卫所说的安全门。安全门离着正门倒是不远,位置却很特殊,在一个拐角的后面。若是不仔细看还不好找。他打开门走下去,沿着一条密闭的水泥通道一直往下走,走了很久果然看到出口,外面就是停车场。

    这个设计恐怕是预防电影院突然着火,疏散人流用的。外侧的门也被设计成只能从里面推开,外面推不开的锁。蓝麟站在停车场,发现这个出口的位置对面就是从电影院出来后停车场的真正入口。

    这样看来,是这里的先天条件造成‘无人空隙’。也就是说犯人所选择的是‘犯案地点’,而非被害者。

    那么凶杀是随机的吗?不,要选择一个电影放映厅位置接近三号放映厅位置,独自出来看电影,还将车停在停车场的被害人,绝非随机选择。

    蓝麟在停车场站了一小会儿。很快,电影结束,很多人离开。也有很多人为新一场电影来到。他观察了下车,选择了一辆停在偏僻位置,独自出来看电影的青年。他跟在青年身后在人流之中这种近距离的跟随反倒不显眼。青年拿着票直接进入电影厅,他看了看,发现是远离三号电影厅的一个,于是又回到停车场。

    反复跟随几个人后,终于有一个合适的人选。蓝麟跟在此人身后买了票。他从后面清晰的看到这个人所买的电影票的位置。因此,他可以确定此人的座位,哪怕是电影开场后也不难找到此人。

    蓝麟陷入思考。犯人是靠着这种方法辨别被害者的位置吗?现在停车场等待,找到合适目标尾随,买票。

    不,这种方法的风险性很大。实际操作一下就可以发现,凶手需要多次跟随不同的人,才能确定下来哪一个是适合作猎物。反复出现在售票厅显然会给人加深印象,每一次都购买一张票会被售票员怀疑是收票的黄牛,拒绝向他售票。

    “请问,你们电影院有没有一种票,能够看全场这个时间的任何一场电影?”

    售票员想了想,回答:“有的,我们有能够看一天内三场电影中任意一场电影的通票。不过这种票只卖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