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我这不是想着,过年给你外婆家拿些粮食过去。”

    “娘,咱家有多少这牛豆?”茵茵打断李氏问道。

    “这东西可多了!光咱家柴房里就有十几袋子,羊圈那边还有许多呢!”

    这里的人把黄豆称为牛豆,都是用作喂养牲口。极穷的人家才会吃这个东西。

    茵茵懊悔的拍着脑袋,当初费了那么大的劲做麦芽糖,不是舍近求远了嘛!

    这黄豆能做豆腐、榨豆油还能发豆芽,这可是个好东西啊!

    茵茵顾不上吃饭了,找了个盆跑到柴房开始挑豆子,挑好后一直用水泡着。

    “顾景禾,你帮我画个东西。”

    顾景禾拿着茵茵的草图看了半天没看明白。

    “这是什么?”

    “这个叫石磨,是磨豆子的!你知道这东西哪里能做吗?”

    顾景禾照着草图重新画了一遍:“村里磨粮食的磨盘是县衙发的。这东西没

    人会做。”

    茵茵犯了难,要是没有石磨这豆腐还怎么做啊?

    “你弄这东西干嘛?”

    “我要做一样吃食,得用到这个。算了算了,没有这个石磨弄不成的。那就先不弄了。

    茵茵说完就回了自己的房间,马上就要到顾景禾的生辰了,簪子还没有做好呢。

    茵茵写完谭先生罚的大字,插上门偷偷的在屋里弄簪子。

    这地方没有砂纸,茵茵只能用锉刀一点一点的磨,这簪子都弄了好几日了,才有一点的形状。

    “茵茵,怎么插门了?这么晚了还不睡?明日你还要去读书呢!”李氏在门外催促道。

    茵茵赶紧把东西收起来,睡觉。

    第二日,茵茵走前详细的告诉李氏怎么发豆芽。

    “娘,你一定记着了,不然豆子黑了可就用不了了!”

    李氏催促道:“记着了,你快些走吧。”

    茵茵这几日白天读书晚

    上悄悄做簪子,过了几天簪子可算是磨好了。

    茵茵特意在县里买了个匣子,小心的把木簪放进去。

    “茵茵,你看看这东西是不是好了?”

    冬日里发豆芽慢,差不多七天才好。

    茵茵把豆芽洗干净,下锅炒了一盘,让大家尝尝。

    “没想到这牛豆还能弄出这吃食来!脆脆的,还挺好吃哩!”

    “娘,这东西我打算拿到卤肉铺子去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