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从地里离开,赵青娥又去看了一眼唯一一座山。

    光秃秃的,剩几棵朽坏的老树,一点值钱的东西都没有。

    看来纪江知身体差,原身不顾家,村里人明里不说,暗里没少薅羊毛。

    今早的田也是,她看着好一点的,也被旁人占了。

    这不摆明了欺负人吗!

    赵青娥越看越生气,回村遇上个歪瓜裂枣朝她吹口哨,差点没一个榔头锤过去。

    到了村头父母家,她想着借点粮票,一进门先被小孩子用泥巴糊了裤子。

    两个小孩叽叽喳喳跑开,从厨房出来一个女人,看到她的瞬间翻了个白眼。

    招呼也没和她打一个,朝屋里喊:“妈,你闺女过来了!”

    说完,又是一个白眼,她才满意回屋。

    赵母出来,眉开眼笑,拉着她朝里屋去。

    赵青娥拒绝了,“妈,我今天过来就是借点东西。”

    赵母笑呵呵:“借什么?”

    “粮票。”她掰手指数,“肉票、油票、布票什么的,我也想要点。”

    赵母犯难,她搓搓手,局促地看向厨房。

    她大嫂在厨房又是一阵摔摔打打,凶神恶煞走出来,“没有!”

    她看赵青娥最不顺眼,明明一个成家的人,天天往娘家跑算什么。

    跑回来就算了,每次回来和土匪没什么两样,什么好吃好喝的全被卷走了。

    “大嫂。”赵青娥喊一声,“我今天要去镇上当东西,回来就把钱还你。”

    “没钱!”

    陈桂芬碍于婆婆的面,没有把她赶出去。

    以前为了借钱什么理由没用过,她半个字都不会再相信了!

    赵青娥从口袋里摸出一个金戒指,“我把戒指押这儿,今晚拿钱过来赎!”

    她真挚地看着陈桂芬,“大嫂,家里孩子一口饭都吃不上了,你行行好。”

    看见信物,陈桂芬脸色瞬间好看多了。

    又看见她口袋里满满当当,不难想象里面都是之前的金银首饰。

    一想到自己过门这么久只有一只银手镯,陈桂芬不由咬紧后槽牙。

    她不想给个痛快,故意不提粮票的事情。

    里屋的门被打开,赵父走了出来。

    他杵着拐杖,一瘸一拐走过来,怒喝:“小娥不就是要点粮票吗?给她不就行了!”

    “她家里困难,大哥大嫂帮衬点怎么了!”

    大嫂挨了骂,不情不愿地回屋。

    赵父看着她,瞬间眉开眼笑,“小娥你困难了就说,别委屈自己。”

    “这粮票你就拿着用,别提什么钱不钱的!”

    赵青娥没接话,看着大嫂拿着几张票出来,一张脸黑着。

    边不情不愿把钱递过去,陈桂芬边嘟囔:“家里就这么几张,你们还惯着她。”

    赵父眉毛一拧,又要骂人。

    赵青娥连忙阻止:“嫂子,多谢你!”

    “爸,妈,我改天再来看你们!”

    说完,她加紧脚步出门。

    镇上离这儿不近,走过去得快半小时,她还得抓紧时间去供销社买东西。

    一路快马加鞭,她腿都要走断了。

    快速把东西典当了,她一路问了几个人,她才来到供销社门口。

    天气不好,供销社排队的人不多。

    她站在一个年轻女生后面,瞟见她头上戴的头花。

    样式别致,和自家产的不同。

    赵青娥搭话:“妹子,你这头花在什么地方买的?怪好看的。”

    那人回过头,羞涩道:“不是买的,是厂里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