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这些生活的烦恼都是谁带给我们的呢?我认为是坏人。我不知道坏人的心里是怎么想的,我想不通的是他们为什么要做坏人。难道做坏人很快乐吗?很有前途吗?无数的历史告诉我们,答案是否定的。如果一个世上,所有的人都选择做个好人,我想这样的世界一定非常美妙。

    好人与坏人是尿不到一块的,水火不容,势不两立。

    世界上的坏人有很多种,有这种坏人,他们抢劫别人的钱财,然后把部分钱捐给另外一些人,于是有人说他好,有人说他坏。还有的坏人,好事只说不做,坏事做了还死不承认!

    好人,是正义和善良的守护神;好人,是幸福生活的创造之神;好人,是聚集人间大爱和奉献安宁祥和的天使,为生民谋幸福,为万世开泰平。坏人,凶神恶煞,如狼似虎,阴险毒辣,搞暗杀,让人恐惧;坏人,贪婪自私,侵犯他人利益,培植自己势力排挤他人;坏人,唯利是图,中饱私囊,收受贿赂,大肆捞钱。坏人,是麻烦的制造者,是苦难的根源,是悲剧的发源地,是争斗的触发器。

    一个人可以没有太大的才能,但一定要善良,要“君子坦荡荡”,不要“小人长戚戚”,阴暗地老想着害自己的敌人异己或自己亲友的敌人异己或自己亲友的亲友的敌人异己!

    好人中的极品是君子,君子中的极品是伟人。伟人都品德高尚,都能力超群,为老百姓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老百姓需要好人,社会需要好人。好人多了,坏人就少甚至消失,能如此,则是苍天有眼!让我们都开开心心地做个好人吧!好人好梦,好人一生平安,万代兴旺昌盛。”

    周老伯道:“一动啊,信中的看法我也赞同。我们现在谈谈历史人物吧。比如韩信、宋江等人。

    我很欣赏韩信。韩信是个杰出的军事天才,因为他打败了项羽,为刘邦夺取了天下,是决定楚汉相争结局最重要的人物。

    项羽带领他的强大军队横扫秦王朝的军队,足见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楚虽三户能亡秦”的豪迈英雄气概。然而这样一个英雄却被韩信打败了,正雄辩地证明了韩信伟大的军事才能。

    韩信不但军事一流,而且人品也是一流的。他知恩图报,对在他落魄时帮助过他的妇人给以重金报答,在他当上大将军以后没有对在他落魄时让他蒙受胯下之辱的鲁莽汉子报复,反而是以德报怨,让那个羞辱欺凌过他的人在他军中做事,这要多大的气度和胸襟啊!

    对刘邦的知遇之恩感恩戴德,在韩信位高权重时有人劝他离开刘邦阵营他没有听从。

    他的素质也是一流的,在他落魄时,他知道自己在打架方面不是那个让他蒙受胯下之辱的鲁莽汉子的对手,能服从欺凌他的人的命令,免得受更大的伤害,这充分体现出他的聪明智慧和过人的胸襟,真可谓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额前能跑马。这同时还说明韩信既有知人之明,又有自知之明。

    在尚未当上大将军成名之前,韩信被刘邦的手下抓住要砍头的时候,他临危不惧,勇敢地为自己争取更好的结果。他这过人的智慧和胆识不但救了他的命,而且也为他争得了出人头地的机会。‘沛公不是要夺取天下吗?何故杀壮士?’他这句掷地有声、闪耀着智慧光芒的话语至今听来犹如如雷贯耳,令人折服,不得不让人佩服韩信的智慧、勇气和自信。

    韩信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正因为我爱我的英雄,所以我对英雄的遭遇格外心痛。韩信的下场是悲惨的,这是历史的宿命还是命运的轮回?我痛心历史的结局让人唏嘘。

    我常常在想,生命女神和命运之神创造生命和决定命运的时候,是依据什么来创造和决定的呢?就拿韩信的命运来说吧。韩信在发迹之前,竟然也是个被人瞧不起的人。是当时没有发现他的伯乐,还是那时的韩信还没有军事才能,抑或是时势造英雄,那时还没有出现让韩信成为英雄的时势?

    韩信发迹之前的历史史书上没有记载,我了解不到相关信息,所以只能做些猜测。或许可以这样解释,韩信在发迹之前确实没什么能力,比如他不会搬砖,因为他力气不大,可能还比不上二愣子力气大。

    再比如他也不擅长种田砍柴,种田砍柴太累,而且也要做得多才能锻炼出来,显然韩信几乎没种过田砍过柴,不擅长干这些粗重的农活。所以一个农民可以在韩信面前吹嘘自己田种得好,至少能养活自己,不像韩信那样不种田不能自给自足只能去那个好心的妇人家蹭饭吃。

    但命运也没有让这样的农民在成就上超过韩信,而是远远落后于韩信。因为做得好农活的农民很多,他们几乎没有在历史上留下名声,而韩信只有一个,却永存史册、千古留名。这就是小才与大才的区别,小大之辩也。

    大才之人可能很多地方不如小才之人,但他却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能做大事。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韩信认为做小事没有意义,就说搬砖吧。搬砖不需要多大的技术含量,有力气就行。但力气这东西在很多场合是没有作用的。更何况搬砖搬得再好,即使搬上一百年,也不过还是个搬砖的。

    一个大力士为社会搬六十年砖,创造的价值其实并不大。而韩信的价值却是可以决定是项羽为王还是刘邦当皇帝,一万个搬砖者的价值又岂能与之相比呢?话虽如此,但韩信却混到要到好心的妇人家去蹭饭的地步,却是不得不让人感到费解。

    常言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人们似乎认为一个大才还要具有小才,至少能够养活自己吧,但韩信的情况颠覆了这个成见。他似乎就只能干大事,不能干小事。”